世界睡眠协会2024年发布的全球睡眠报告显示,全球约1/3的人群受困于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,其中错误睡姿引发的健康问题正逐渐被关注——长期不当的仰卧姿势易导致舌根后坠,加重打鼾甚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;侧卧时若肩部支撑不足,颈椎会长期处于扭曲状态,加速颈椎间盘退变。而传统睡眠监测设备需要穿戴传感器造成睡眠干扰,难以实现长期、无感的睡眠健康管理。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,纤知智能推出的睡姿识别传感器,凭借柔性织物黑科技与本地AI算法,为健康睡眠监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
纤知智能睡姿识别传感器系列包含人体姿态识别传感器A1(Po01-A1)、模块A2(P001-A2)与模块A3(P001-A3),三款设备根据监测需求可实现全方位部署:A1适配于枕头下边沿,重点捕捉头部压力分布以判断头部姿态;A2与A3则分别部署在床垫肩背部位与主躯干部位,通过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采集人体躯干压力数据。这种柔性织物材质具备柔软、轻薄的特性,可无感嵌入床垫或枕头内部,不会改变床品原有触感,解决了传统穿戴式设备带来的睡眠束缚问题。
在功能实现上,该系列传感器通过本地算法模块完成核心数据处理,无需依赖云端传输,既能实时采集用户睡姿体征压力数据,又能以热力图或3D图像形式直观展示压力分布情况,让用户清晰了解自身睡眠时的身体受力状态;同时支持串口与RS485两种数据传输协议,可稳定输出压力数据、系统参数及睡姿状态结果。其中A2与A3模块的核心能力在于动态识别功能,能够判断人体仰卧、侧卧两种关键睡姿及离床行为,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计体动次数、翻身次数,并结合压力变化规律分析深睡、浅睡时间,为睡眠质量评估提供量化依据。
相较于传统睡眠监测方案,纤知智能睡姿识别传感器的优势尤为突出。其高精度特性可捕捉人体体动的微小变化,哪怕是夜间细微的翻身动作也能准确记录,确保姿态数据与睡眠阶段分析的准确性;非接触式设计避免了直接接触人体可能产生的不适,适合老人、儿童等各类人群长期使用;在适应性方面,传感器可在不同温度、湿度的室内外环境中稳定工作,无需担心环境变化影响监测效果。更重要的是,该方案采用压力数据采集而非视觉监测,配合本地数据传输模式,从源头保护用户隐私,消除了摄像头监测带来的隐私泄露顾虑。此外,传感器重量轻、体积小且定制化程度高,易于集成到床垫、枕头、智能床等各类智能家居产品中,部署与维护成本相对较低,为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可能。
这种“隐形”的监测技术,最终能转化为切实的健康助眠价值。纤知智能凭借这一解决方案,将睡眠监测从“数据采集”升级为“主动干预”,用无感嵌入的科技形态,重新定义了健康睡眠的“无感守护”范式,为全球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提供了兼顾舒适、隐私的健康管理新选择。